“三个全覆盖”夯实兵团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人数增长超六成,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149个
“新建4台直立式炭化炉,全面改造升级焦油储存和污水处理设施。”11月14日,在哈密亿乐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提标改造项目建设现场,生产厂长吕海章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1亿元,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这是兵团积极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兵团先后出台《兵团工程系列工业类职称评审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工作方案》《兵团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行动计划》《加速促进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全覆盖工作措施》(简称“三个全覆盖”),在人才培育、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方面协同发力,积极破解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难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职称评审全覆盖,夯实人才支撑。兵团通过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评审条件、加大培训力度、优化管理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能力素质稳步提升。兵团着力拓宽规上工业民营企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通道,在专业技术人才密集的创业孵化基地、开发区、新疆自贸试验区兵团区块等设立职称申报受理服务点,并专门组建民营企业评审委员会。今年截至目前,全兵团工程系列工业类职称申报人数达738人,同比增长62.9%,改革成效显著。
技术改造全覆盖,推动绿色智能转型。兵团以项目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强化工作调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今年前三季度,兵团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149个,开复工率达96%,完成投资71.9亿元,实现年度目标的86.8%。近年来,天山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设备升级、工艺优化和智能化改造持续发力,目前已完成技改项目100多项,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
研发创新全覆盖,构建全链条体系。兵团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积极破解研发与转化脱节难题,依托中试平台不断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同时,选派“科技专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服务,叠加税收政策红利,多措并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新疆金泰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兵团电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
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郇恒赛表示:“‘三个全覆盖’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兵团工信系统将以常态化调度和精准服务促进政策直达企业,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姜蒙、通讯员商凯旋)
评论:打好“组合拳” 激活新动能
从打破职称评审壁垒到技术改造提质增效、贯通研发创新链条,兵团工业领域的鲜活实践,生动印证了“三个全覆盖”政策“组合拳”在夯实人才基础、推动产业升级、强化创新驱动上协同发力的强劲效能,为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才是工业转型的“第一资源”。民营企业技术人才“评职称难、成长通道窄”的痛点,不仅制约着人才自身发展,更成为兵团工业引才留人的“绊脚石”。对此,兵团着力推动职称评审全覆盖,不仅畅通了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路径,更营造了尊重创新、崇尚实干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了企业人才的工作热情,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
技术改造是企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必由之路。兵团明确技改方向,压实工作责任,引导企业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企业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实现从工艺、管理到技术的系统性升级,这不仅是装备的更新迭代,更是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有力推动了能耗持续下降、质量效率显著提升。技改全覆盖让兵团传统工业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在高端化、绿色化的赛道上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不能纸上谈兵,只有让实验室里的成果走上生产线,才能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面对传统工业短板,兵团着力构建覆盖研发、中试到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通过建设平台、派驻专员、落实政策等多项举措,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产业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三个全覆盖”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才支撑为技术突破提供智力保障,技术改造为创新成果搭建转化桥梁,研发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水,三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共同构筑起兵团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格局。(清河)


